福建師范大學歷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覽表 | ||||||
序號 | 屆別 | 年份 | 獲獎等級 | 成果名稱 | 主要完成人 | 主要完成單位 |
1 | 第一屆 | 1989 | 國家二等獎 | 深入中學指導教改,促進高師教學法課的改革——中學物理教學法課面向中學開展五年跟蹤實驗成果 | 白炳漢、王緯陳、章鎮 | 物理與能源學院 |
2 | 第一屆 | 1989 | 國家二等獎 | 充分發揮電教作用,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| 宋解、程思岳、陳亦余 |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|
3 | 第二屆 | 1993 | 國家二等獎 | 高師音樂教學的綜合改革 | 劉家基、王耀華、陳文培、鄭錦揚 | 音樂學院 |
4 | 第二屆 | 1993 | 國家二等獎 | 高師地理教育學的建設 | 袁書琪、鄭耀星、劉恭祥 | 地理科學學院 |
5 | 第三屆 | 1997 | 國家二等獎 | 深化改革,創建土壤地理學系統化教學體系 | 朱鶴健、郭成達、陳珍皋、陳健飛、陳松林 | 地理科學學院 |
6 | 第三屆 | 1997 | 國家二等獎 | 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、深化政治經濟學學科改革 | 陳征、李建平、郭鐵民、黃家驊、吳有根 | 經濟學院 |
7 | 第四屆 | 2001 | 國家二等獎 | 高師公共體育課程“主副項制”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| 林淑芳、吳燕丹、郭可端、江邦景、鄭永華 | 體育科學學院 |
8 | 第四屆 | 2001 | 國家二等獎 | “民族音樂學及其教育”碩士研究生主干專業課程的教材建設 | 王耀華、鄭錦揚、陳新鳳、馬達、劉富琳 | 音樂學院 |
9 | 第四屆 | 2001 | 國家二等獎 | 國家文科基地中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| 郭丹、倪宗武、齊裕焜、汪文頂、黃以誠 | 文學院 |
10 | 第五屆 | 2005 | 國家一等獎 |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、創新與實踐 | 黃漢升、楊貴仁、季克異、許紅峰、梅雪雄 | 體育科學學院、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 |
11 | 第六屆 | 2009 | 國家二等獎 | 中國傳統音樂理論方向博士、碩士研究生專業課程教材建設(教材) | 王耀華,李玫,鄭俊暉,王州,陳新鳳,藍雪霏,劉富琳,修海林,王子初,方寶璋,谷杰,周耘,孫曉輝,廖紅宇 | 音樂學院 |
12 | 第六屆 | 2009 | 國家二等獎 | 實施“1+4”模式教改,提升師范生語文閱讀教學能力 | 汪文頂,賴瑞云,孫紹振,林富明,潘新和,馮直康,譚學純,陳慶元,鄭家建 | 文學院 |
13 | 第六屆 | 2009 | 國家二等獎 | 以隊伍、課程和創新平臺建設為核心,全面提升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質量 | 黃志高,賴恒,賴發春,盧宇,鄭志強,鄭衛峰,瞿燕,黃樹清,陳水源,賈翠紅,李山東,林應斌 | 物理與能源學院 |
14 | 第七屆 | 2014 | 國家二等獎 | 體育教育(國家人才培養基地)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| 張涵勁、梅雪雄、陳海春、陳鐵成、許紅峰 | 體育科學學院 |
15 | 第七屆 | 2014 | 國家二等獎 | 夯實四大基礎,突出三種能力,全面提升中文人才培養質量 | 鄭家建、林志強、賴瑞云、李小榮、余岱宗、葛桂錄 | 文學院 |
16 | 第七屆 | 2014 | 國家二等獎 | 福建省中小學“指導——自主學習”教改實驗 | 余文森、王永、陳國平、劉冬巖、紀秀卿、黃國才 | 教師教育學院 |
17 | 第八屆 | 2018 | 國家二等獎 | 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課程構建與實踐探索 | 丁海東、林菁、李春芳、游兆菁、何玉珊、曾淑娥 | 教育學院、教師教育學院 |